6月6日电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今日对外发布《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公报》)。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,为解决环境问题、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,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,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。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.9%的形势下,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。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,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改善,城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,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,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3月12日,中央连续第九次在“两会”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。2005年12月3日,国务院发布了《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》,对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,促进经济、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。重点流域、区域、城市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,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进度加快;继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;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、“三同时”制度执行情况和全国环境安全大检查;推进了生态省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工作;加强了核设施安全监管,保障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全国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。珠江、长江水质较好,辽河、淮河、黄河、松花江水质较差,海河污染严重;淮河、海河、辽河、太湖、巢湖、滇池、南水北调(东线)、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重点治理流域的453个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为60%。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。根据对110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6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统计,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0%;河流型水源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,湖库型水源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。主要城市和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相对稳定,但局部地区有继续恶化的趋势。监测表明,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(主要分布在西北、东北和东南地区),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(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),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。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,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。全国近岸海域一、二类海水比例占67.2%,与上年相比上升17.6个百分点;三类海水占8.9%,下降6.5个百分点;四类、劣四类海水占23.9%,下降11.1个百分点。
《公报》指出,城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。2005年监测空气质量的522个城市中,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2个(占4.2%)、二级标准的城市293个(占56.1%)、三级标准的城市152个(占29.1%)、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5个(占10.6%)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。与上年可比的城市中,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的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2.6个百分点,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比上年减少9.9个百分点。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,局部地区酸雨强度加大。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在监测的351个市(县)中,区域声环境质量好、较好、轻度污染、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市(县)分别占3.1%、60.7%、33.6%、1.7%和0.9%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大于70dB(A)的城市比例为13.5%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全国耕地净减少36.16万公顷。其中:建设占用耕地13.87万公顷、灾毁耕地5.35万公顷、生态退耕39.03万公顷、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.23万公顷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0.67万公顷。此外,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7.34万公顷。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,占国土总面积的37.1%,其中,水力侵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;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。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区、丘陵区和风沙区,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。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。
《公报》指出,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,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.75亿公顷,森林覆盖率为18.21%,活立木总蓄积量136.18亿立方米,森林蓄积量124.56亿立方米。全国森林面积占世界的4.5%,列世界第5位,森林蓄积占世界的3.2%,列世界第6位,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。与第五次(1994~1998年)清查结果相比:有林地面积增加1596.8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增加1.66个百分点,森林蓄积量增加8.89亿立方米,林分每公顷蓄积增加2.59立方米,商品与公益林的比例由83∶17转变为63∶37,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增加3个百分点,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提高2.99个百分点。2005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近3800万公顷,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近2133.3万公顷。2005年全国草原虫灾发生面积1866.7万公顷,占全国13个鼠害常发省份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6.69%,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1266.7万公顷。全国90%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;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;全国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偏少。年内,没有出现大范围、长时间的严重干旱,春季沙尘暴次数也偏少,但台风、暴雨洪涝、低温冻害等灾害较常年偏重,大风、冰雹、龙卷风、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。2005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2次,其中6~7级地震4次,5~6级地震18次,大陆地区13次,台湾地区9次。2005年,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751起,其中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854起,全年共造成人员伤亡1021人,其中死亡578人,失踪104人,受伤339人。
《公报》指出,2005年,国家环保总局共接到76起突发环境事件报告。其中,特别重大环境事件4起,重大环境事件13起,较大事故18起,一般事故41起,536人中毒(受伤)。与上年相比,事件总数增加了9起。这些污染事件都得到了处理。其中,11月13日发生的中石油吉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,造成了中国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。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,成功处理了这起污染事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