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行业资讯
周生贤:集中力量组织攻关 切实提高我国环保的科技含量
访问次数:22107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1

2006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上,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明确提出,"十一五"期间将实施"科技兴环保"战略,把环境科技作为四大核心任务之一,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。

一、科技支撑经济发展转型

据测算,若要在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同时保持环境质量稳定,单位资源消耗产出需提升4-5倍;若要实现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则需提升8-10倍。周生贤强调:"这必须依靠科技革命,推动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。"

为构建科学决策体系,环保总局成立了由师昌绪、周远等院士领衔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,建立"三个不决策"机制:未经实地调研不决策、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、未经集体审议不决策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中指出,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决策的独立性和科学性。

二、重点攻关方向明确

围绕"十一五"环保目标,环保总局将组织实施三大科技专项:

1. 大气污染控制:研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,建立区域空气质量调控体系

2. 土壤污染防治:突破重金属与有机物修复技术,构建农村环境治理成套方案

3. 环境基准研究:建立符合国情的环境基准体系,完善监测评估技术规范

同时推进环境标准体系升级,计划完成100余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修订,建立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簇,形成"标准组合拳"

三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

针对环保产业发展,周生贤提出"双轮驱动"策略:一方面培育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集团,重点发展脱硫脱硝、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装备;另一方面推进环境服务业市场化,试点强制实施污染治理设施"设计-建设-运营"一体化模式。

数据显示,"十一五"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环保科研经费近50亿元,带动地方投入超百亿,建成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8个、工程技术中心35个,环境卫星成功实现业务化运行,环境监测能力提升40%

四、长效机制建设

为保障战略实施,环保总局将建立"三个一"保障体系:

· 一套稳定的投入机制:确保环保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%以上

· 一支创新人才队伍:重点培养500名环境科技领军人才

· 一个开放合作平台:深化与中科院、高校的协同创新

周生贤在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强调:"要让科技成为破解环境困局的关键钥匙,走出一条代价小、效益好、排放低的新型环保道路。"这一战略布局为我国"十一五"期间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
(本文根据20068月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公开报道及相关政策文件综合整理)


Copyright©2005 canafull.com All right register. 粤ICP备10230196号-1 湖南省凯纳方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